2010年7月30日 星期五

為何抓癢可以止痕?

【明報專訊】為何抓癢可以止痕?美國 科學家表示,這是由於抓皮膚這動作會中斷脊椎神經細胞的活動,阻止痕癢的感覺傳送至大腦。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科學家在最新一期《Nature Neuroscience》發表文章,指從靈長類動物的研究中發現,抓皮膚會令到脊椎神經中的脊髓視丘徑(spinothalamictract)活動受阻,防止脊椎神經將痕癢的感覺由皮膚傳送到腦部。研究員表示,今次研究有助科學界尋找有效方法對付急性痕癢。
中斷神經細胞活動 阻傳癢感
醫學專家指出,今次研究的結果「可能十分重要」,未來有可能發展出一些毋須弄損皮膚、但能真正即時止痕的方法。不過專家同時也強調,抓癢本身可能也涉及情緒與心理學範疇,涉及複雜層面,未必能單靠生物學解釋。倫敦 大學大學院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的拜斯(Paul Bays)博士表示,今次研究解釋了找癢紓緩痕癢的原因,但暫時仍未能斷定抓癢的效用,及為何抓皮膚只對止痕有作用,而不能阻礙痛楚等感覺傳達。

2010年7月28日 星期三

使用化學藥品滅蚊會破壞生態環境

大家知唔知使用化學藥品滅蚊,不但會令蚊患更嚴重,還會破壞生態環境。
用化學藥品滅蚊,會令蚊蟲變成超級惡蚊惡蟲,還會毒殺牠們的天敵雀鳥、蝙蝠、青蛙、壁虎、蜘蛛等,令“害蟲”失控繁殖;同時,更會破壞人類的生存環境,令我們吃進肚裡和吸入體內的化學毒物更多。不斷噴灑劇毒農藥,只會令害蟲一天比一天更兇。不論噴多少份量多毒的”蚊水”,都一定殺不盡任何社區的蚊子,保証不到任何一家人不受蚊患,而必然導致將來蚊(和其他惡蟲)更多更兇。
對於蚊患嚴重,我們更加要保護好生態環境,不吃青蛙、不打鳥,採用與大自然合作的方法,竭力維持生態平衡,例如一頭青蛙或一隻蝙蝠,一生各吃掉一萬多隻蚊,雀鳥、壁虎、蜘蛛等亦是控制蚊蟲的天賜大功臣,我們盡量不要毒死牠們。與此同時,免疫力才是防病的基礎,一個人生理健康水平高(休息充足、吃得正確、曬太陽及運動足夠)、精神水平高(心安理得多做好事),蚊蟲就很少麻煩你。

2010年7月22日 星期四

珮氏驅蚊爽 x Jessica Code主辦<無瑕美腿選舉>3位美腿小姐誕生!

經過兩個多月來的比賽和投票時間,由珮氏驅蚊爽 x Jessica Code主辦嘅美腿選舉3強正式誕生;依次序為:

冠軍 - Maggie Cheung
亞軍 - Jessica Wong
季軍 - Seacole Law

喺度正式恭喜三位得獎者,亦都好多謝所有入選了最後十強的參賽者咁用心和熱列地參與這次活動!

而家先比3位美腿小姐為Jessica Code拍下的廣告大家睇;而拍攝花絮將會稍後奉上,大家記得密切留意喇!

觀塘蚊患越警戒線 2010年07月21日

【蘋果日報】天氣持續炎熱,可傳播登革熱的白紋伊蚊(圖)迅速滋生。食物環境衞生署監察的誘蚊產卵器指數,由 5月份的百分之 9.5上升至 6月份百分之 11,當中觀塘中、何文田及柴灣西超出百分之 20的警戒水平。


加強跨部門滅蚊

誘蚊產卵器指數顯示可傳播登革熱的白紋伊蚊的活躍程度。食環署表示,指數由 5月的百分之 9.5,上升至 6月份的百分之 11。三個錄得高於百分之 20警戒水平指數的地區,包括觀塘中的曉光街及功樂道,高達百分之 21.4。何文田的考民街、何文田山道及常富街,指數高達 20.4,柴灣的曉翠街、新廈街及祥民道,指數達百分之 20。各主要邊境口岸的誘蚊產卵器每月平均指數,由 5月的百分之 0.6,上升至 6月的百分之 1.6。

食環署已啟動跨部門滅蚊工作,加強滅蚊措施。未來一至兩天可能會有驟雨,食環署提醒市民,下雨後應即時清除露台、天台、天井等地方的積水。要徹底清除滋生蚊子的地方,市民需每周洗刷花瓶及花盆墊碟最少一次,妥善棄置汽水罐和飯盒等容器。

2010年7月16日 星期五

仲夏反蚊襲

【明報專訊】香港蚊子種類至少有70種,夏天尤其活躍,不論在室外或室內,皆有機會被蚊叮蟲咬,成年人「中招」後或尚可忍受痕癢,但小朋友一旦抓破傷口,讓近年活躍的社區性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乘虛而入;又或染上登革熱或日本腦炎,甚至瘧疾的話,生命隨時受到威脅。預防勝於治療,為家人想,大家立即行動,一起施展「防蚊大法」吧!


兒童是最受蚊子歡迎的「食糧」,原因與小朋友的體溫大有關係。

衛生防護中心高級醫生梁偉民說:「由2000年至今,本港各區的夏季『誘蚊產卵指數』一直高企,反映這季節的蚊患問題嚴重。由於兒童活動量大,體溫較高,皮膚釋放出的二氧化碳亦多,容易成為『惹蚊』一族。嬰兒的活動能力雖不及兒童,但由於家長害怕他們涼,不時替他們添衣,高體溫使他們容易流汗,體味亦自然容易招惹蚊蟲。」

痕癢搔破皮膚 易感染細菌

他提醒兒童一旦被蚊子叮咬,絕不宜用手指搔癢,因為一旦指甲抓破被叮咬處,造成傷口,便有機會導致細菌感染,若不幸感染近來活躍的社區性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便「手尾長」,因為傷口若處理不當,便會出現膿瘡,有可能潰爛和細菌入血,引起併發症,嚴重者傷口處可能要進行切割手術。

他建議兒童被蚊叮後,家長宜立即為他們塗止癢膏,或者以冰敷癢處,既可消腫又可減低痕癢程度;不過,若發現有登革熱或日本腦炎等病徵的話,便應立即找醫生診治。

戶外活動 宜穿淺色長衫褲

他建議屋低層住戶可在門窗安裝防蚊網或蚊帳,或定時在門窗隙縫噴灑殺蟲劑,亦可在門窗等入口處放置蚊香或電蚊香;戶外活動時則宜穿淺色長袖衫及長褲,他還提醒家長和小朋友不應在叢林久留。梁偉民說:「其實特別的防蚊方法不多,做足個人防護已足夠。」

目前市面上一般出售的蚊怕液、藥油和藥膏,塗搽在皮膚後,均有一定的防蚊作用。據消費者委員會資料,美國環保署研究的資料顯示,蚊怕液(膏)內含有機化學物「避蚊胺」(DEET)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的機會很微,亦可適用於逾2個月或以上的嬰兒身上。

蚊怕液藥性安全 嬰兒亦適用

而消委會亦引述美國醫學雜誌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的研究指出,在一般情下,含有10%至35%「避蚊胺」的蚊怕液已足以驅蚊,兒童則較宜使用低於濃度10%以下含「避蚊胺」的蚊怕液。不過,梁偉民表示不排除個別人士因身體狀不同,在塗搽蚊怕液後或會有不同的敏感反應,如皮膚痕癢、發炎和出現紅疹,情嚴重宜立即求醫。


此外,市面上也有其他防蚊工具如:蚊香、電子蚊香、具香茅油成分的蚊貼、電子驅蚊器和滅蚊機供選擇,消委會指出蚊貼正確使用方法是貼在衣服上,避免讓兒童接觸、自行使用或刮破黏貼上的微粒。除了塗搽或貼附在身上外,亦有隨身使用的電子驅蚊器,它能發出模仿蜻蜓翼部拍動頻率的聲音,讓蚊子避之則吉,對環境不會構成污染;而有些滅蚊器更配備發光體(包括紫外線)、熱力、二氧化碳或八稀醇(後兩者不適用於室內)的引誘物或引誘劑,以捕捉飛近的蚊子。

至於,家用常用的除蟲菊酯的殺蟲劑,消委會指出雖然屬於接觸性毒藥,可破壞昆蟲的神經系統致大量死亡,只要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指引,依照標籤正常使用,應不會造成中毒現象。不過,曾有人使用後皮膚出現紅斑和支氣管不適,故若家中有早產或呼吸系統有問題的嬰兒的話,則不宜使用。

2010年7月5日 星期一

空氣污染使人易患糖尿病

來源:大公報

德國科學家於《環境健康展望》期刊發表最新研究,指出除了缺乏運動、肥胖之外,空氣品質也可能會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這項醫學調查顯示,長期生活在空氣嚴重污染的環境中特別是交通繁忙地區的人罹患Ⅱ型糖尿病風險會增高。


德國糖尿病中心等機構自1985年開始對生活在德國傳統工業基地魯爾區的婦女進行了空氣污染對健康影響的跟蹤調查,1000多名參與調查的婦女年齡在54歲至55歲之間。他們發現居住地點靠近交通繁忙的公路的婦女,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增加了百分之15至42,而公路附近的二氧化氮和微粒物質的密度比其他地方高。

研究人員還說,調查開始時被調查對象的驗血結果顯示,來自交通污染嚴重地區的女性血液C3c值較高,這表明她們有隱形炎癥,她們患Ⅱ型糖尿病風險較高可能與其免疫系統處於較活躍狀態有關。雖然此項調查對象都是婦女,但是患糖尿病與空氣污染的相關性應該與性別無關。